成功案例
HENGCHI KUANGYE
黑龍江省七臺河礦區自1958年開始開發建設,由于長時間高強度開采及采深持續加大,有效經濟可采儲量逐漸枯竭。據不完全統計,七臺河礦區“三下”(建筑物下、鐵路下、水體下)壓煤高達1億噸,為保證礦區的可持續發展,急需對礦區壓覆的剩余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實現深部資源開采與壓覆資源回收的合理配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七臺河龍湖煤礦勇當綠色充填開采“先驅”,踐行“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提出了“變廢為寶、矸石回填、置換開采”的思路,創新實施似膏體充填開采技術,著力破除污染環境和釋放壓煤資源的難題。
充填開采是七臺河礦區的一條綠色希望之路,但推進中面臨著諸多坎坷荊棘。龍湖煤礦牽頭、向陽煤礦實施,吹響了揮師充填開采的進軍號,變壓力為動力,主動對標行業領先、勇于創新攻難克艱、謀劃創立行業新標,以開闊胸襟、開闊視野引領煤礦似膏體充填開采。兩個月的安裝期內,工程建設者、項目推進者、充填各環節實施者,都渾身解數,建設最優工程、跟進最快銜接,用實干業績體現了實施似膏體充填開采項目的“龍湖質量”、“龍湖速度”,為黑龍江省煤炭行業推進充填開采做出了“龍湖探索”、積累了“龍湖經驗”、開創了“龍湖模式”。
2020年1月18日,七臺河龍湖煤礦井下充填站輸送的200余立方似膏體充填料漿,一次性泵送到充填工作面,標志著七臺河公司龍湖煤礦充填開采工程正式建成投產。
龍湖煤礦在井下建立充填站(充填泵額定能力為200立方/小時,雙泵布置),利用地面矸石山煤矸石作為充填骨料,在地面通過投料井將破碎后的成品矸石輸送至井下矸石倉儲存緩沖,充填作業時,利用動態計量攪拌系統將矸石、水泥、水等物料進行攪拌混合,最后用工業充填泵通過管道將似膏體漿料輸送至采空區內,在采空區內密實接頂。
龍湖煤礦似膏體充填裝備由山東恒馳礦業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制造并指導安裝,山東恒馳礦業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先后為新礦集團華恒礦業、協莊煤礦、兗礦集團北宿煤礦、棗礦集團濱湖煤礦、淄礦集團唐口煤業、山西長治雄山二礦、五礦、長治新建煤礦、貴州金彩黔興發煤礦、沈陽焦煤西馬煤礦等省內外多個礦井提供了充填裝備及技術服務,以優質的產品和到位的服務贏得了用戶的認可,逐漸在行業內樹立了“恒馳制造”品牌。